红薯易种植,光合作用能力强,单位面积的淀粉产量是其他谷类作物不能比的,所以在薯类淀粉加工行业中,红薯已成为生产食用淀粉的主要原料作物。
不过由于目前我国的红薯淀粉生产加工规模的自动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不够,更多还是以农村小规模加工企业、半手工作坊的模式进行生产,产量质量不稳定,且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隐患。
红薯淀粉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如蛋白质、糖类、溶解性淀粉、微细纤维等,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需要一种经济、高效的技术手段处理红薯淀粉废水,同时资源化回收废水中蛋白等有用组分,大幅削减废水的排放。
目前,国内常用的淀粉处理工艺都有哪些呢?
一. 厌氧-好氧串联工艺或两段好氧串联工艺
厌氧部分一般采用厌氧滤池、UASB反应器、好氧部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沟等工艺,此类工艺处理高浓度淀粉废水存在能耗大、费用高、污泥产生量大等问题。
二. 化学絮凝法
此法常用的絮凝剂有聚氯无机物、聚丙烯酸、季铵盐,不过化学絮凝法对人畜存在毒性,使用化学絮凝法存在絮凝物无法饲料化或肥料化回收利用红薯蛋白的问题。
三. 微生物絮凝剂-气浮法
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无毒、安全、环境友好等特点,可以解决一般化学絮凝剂的二次污染问题。
淀粉废水中污染物主要是细小的固体悬浮物,对于比重接近于水的蛋白等物质,传统沉淀难以去除,气浮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除粘附废水中的悬浮物。
基建投资少,处理费用低,絮凝回收物不含有毒化学物质,可以进行饲料或肥料的资源化利用。
(文章来源:固德威机械)